迎接新生命的到來,是人生中最甜蜜的準備期。

但對許多新手爸媽來說「該買什麼?」、「會不會買太多?」、「什麼是必需品、什麼可以等寶寶出生再添購?」這些疑問總是讓人既期待又焦慮。唉~

別擔心,艾編幫你一次整理出真正實用的寶寶必備清單,從衣物、睡眠、外出、清潔、哺育到安撫玩具全都有!

一、掌握原則:嬰兒用品採購的三大重點

在開始採買前,請先記住這三個關鍵原則:

1.安全性第一

所有接觸寶寶肌膚與口腔的物品,都應選擇有國際安全認證,像是有LFGB、CE、BlueSign、OEKO-TEX認證的品牌。

例如:艾兒樂代理的歐洲品牌 Grech&Co.、CINK等,都強調無毒與永續材質,對環境友善。

2.從基本開始,不求多只求剛好

新生兒成長速度快,尺寸更替頻繁。建議以夠用+好清洗為主,避免一次囤太多。

 

3.根據生活型態靈活添購

住家空間大小、是否有長輩協助、外出頻率、哺乳方式等,都會影響採買重點。像是如果經常外出,就可多準備外出毯、推車置物袋以及媽媽包等;若主要在家,可優先添購哺乳枕、紗布巾以及安撫玩具。

二、0~6個月嬰兒必買清單總覽

以下表格列出0~6個月嬰兒必買清單各類用品的建議項目、用途與購買建議,幫你快速掌握採買方向:

💡 貼心小提醒:建議把購物清單分成必需與可延後兩區塊,像是玩具類、學習餐具可以等寶寶 4~6 個月以後再添購。

三、不同時期採購建議:從孕期到出生後

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準備重點,以下表格幫你整理出什麼時候該買以及可以先觀望的實用採購時程表:

四、實用採購建議&品牌挑選小技巧

1. 嬰兒衣物:柔軟、透氣、好清洗最重要

選擇有機棉或竹纖維材質,縫線平整、領口彈性佳。建議優先挑選開襟設計(不用從頭套),新生兒穿脫更方便。

2. 紗布巾、包巾與安撫巾:多功能的育兒救星

紗布巾可當浴巾、口水巾、外出遮陽巾、安撫巾等,一巾多用。

例如: Fabelab 紗布巾、Little Unicorn 寶寶毯,都是媽媽社團公認好評愛用款。

3. 推車與汽座:安全性與實用性並重

選擇通過ECE R44/04 或是 i-Size 認證的產品,並依寶寶體重調整。若家中空間有限,可選輕便易收折的嬰兒推車及輕量型汽車安全座椅。

 

4. 哺育用品:重視材質與清潔便利

母乳媽可準備雙邊吸乳器、消毒鍋、奶瓶夾;喝配方奶的寶寶則需要保溫瓶或奶粉分裝盒,外出使用更方便。

 

5. 清潔與護膚:敏弱肌首選天然配方

新生兒肌膚比成人薄約30%,選擇低敏溫和,避免使用含酒精、香精、防腐劑的產品更安心。

五、延伸採買清單:非必需但超實用的育兒幫手

除了必備的嬰兒用品,其實還有許多雖然不是硬性需求、但用過就回不去的育兒好物。這些物品能讓新手爸媽在日常照護中更輕鬆,生活品質也會明顯提升。

 

首先是居家便利用品,像是防護壁貼、嬰兒地墊、柔軟的遊戲墊或收納籃,這些看似小物,卻能大幅提升安全與整潔度。寶寶開始翻身、活動後,柔軟的地墊能有效減少碰撞,讓爸媽更安心;而分格收納籃則能將尿布、濕巾、紗布巾等物品分門別類,找起來更快速,夜裡半夢半醒時也不怕手忙腳亂。

 

外出便利類:當寶寶開始需要出門曬太陽或回診時,防水尿布墊、推車掛鉤、防風毯、尿布收納包這些小工具就能派上用場。推車掛鉤與收納包幫助爸媽騰出雙手,讓出門行動更靈活俐落。

最後是親子互動與紀念小物,例如:成長紀錄卡、寶寶手腳印模具、拍照背景布、寶寶相冊等,都屬於能創造情感連結的溫馨用品。這些物品雖然不屬於生活必需品,但能讓爸媽記錄下每一個珍貴瞬間,也讓育兒時光多了一份儀式感與回憶價值。

六、採購檢查清單

為方便新手爸媽準備,以下提供快速檢查清單:

七、常見問題Q&A

Q1:嬰兒床 vs 共睡床,哪個比較好?

A:前3個月可以使用可攜式嬰兒床,放在主床旁邊方便照顧;之後可依睡眠習慣調整。

Q2:新生兒需要鞋子嗎?

A:不需要,0–6個月寶寶以防滑襪或包腳連身衣即可,真正學步後再買鞋。

Q3:嬰兒玩具要多準備嗎?

A:1~2個不同材質(布質、矽膠)即可。重點在陪玩與互動,不在數量。

Q4:寶寶為什麼一直哭?是不是身體不舒服?

A:寶寶哭不一定代表生病。0–6個月的嬰兒主要透過哭聲傳達「餓了、尿濕了、想抱抱、太熱太冷」等需求。若哭聲尖銳或持續超過30分鐘、伴隨發燒或臉色蒼白,才需要就醫評估。

Q5:要不要馬上抱起哭的寶寶?會不會被寵壞?

A:不會。新生兒尚未建立操控行為概念,哭只是求助信號。及時回應反而能增進安全感,讓寶寶更容易建立穩定的情緒與依附關係。

 

每個寶寶的需求不同,新手爸媽不需要一次買齊所有用品。建議先準備基本必需品,再根據寶寶的實際狀況和生活習慣,逐步添購其他物品。記得,昂貴不一定最好,適合自己的育兒方式和寶寶需求的產品,才是最佳選擇。祝福每位新手爸媽都能享受與寶寶相處的美好時光!